在管道局儲庫公司,有這么一位“老土建”。論年齡,尚屬“80后”;論履歷,已在油氣基礎建設工程摸爬滾打了20多年。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科班”出身的土建人,他大學一畢業便投身油氣管道建設,從油庫土建到隧道土建再到場站土建,一步一個腳印,他也從一名初出茅廬每天手拿墨汁彈墨線、肩扛水準儀經緯儀、滿工地跑的施工員,逐漸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項目經理,優秀共產黨員,他就是儲庫公司第一分公司在建工程項目經理劉運良。
初出茅廬,與土建結下不解之緣
劉運良大學畢業時給自己起了一個網名,叫做“鋼筋混凝土”,沒成想,這一叫就是二十幾年,始終沒再換過。不過,這個網名倒也“名副其實”,他二十幾年的油氣管道生涯中,鋼筋混凝土始終與其相伴。
“我的土建之路開始于大學畢業之前!眲⑦\良說。2002年4月,在臨近大學畢業還有兩個月之時,他便以實習生的身份,被公司派遣到了蘭州輸氣調控中心項目進行現場實習。項目現場,辦公樓、工業廠房、道路、場坪、圍墻等土建專業施工類型應有盡有,實為絕佳的歷練之地。也是在那里,他有幸結識了工作中的第一個師傅——王善存。劉運良至今還記得師傅對他說的一段話:“運良,你小子有股愛學的勁頭,不怕苦、不怕累、膽大心細,是塊干工程的料!”就是這句開場白,讓他們成就了一段師徒之緣。隨后的日子里,劉運良便成了王師傅的跟屁蟲,師傅傾囊相授,他用心“取經”。每天帶著安全帽、背著黑背包,和師傅一起跑工地、住現場,而他的包里也始終裝著他的“四件寶”——圖紙、墨斗、卷尺、記錄本。在現場,他從最基層做起,從理論到實踐,從圖紙到施工,從方案到技術,逐漸掌握了土建工程的每一道工序和技術要領,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就如后來師傅對他的評價那樣,“這小子,就是為干土建而生的!以后絕對是員搞工程的‘虎將’!”
在兩個月的工程實習之余,他還順利完成了自己的畢業設計和答辯。就在那個畢業季,他脫下校服,換上“紅裝”,正式成為一名石油管道人。
管道新人,卻初生牛犢不怕虎
“項目有一座新建鍋爐房,給你一個月的時間,能不能拿下主體?”這是劉運良作為管道新人,面臨的第一個挑戰。他心里其實明白,這個任務非常艱巨,尤其是對他這個土建專業新人而言。從測量放線、基槽開挖直到最終主體交付,中間有著太多工序和不確定因素,可是工期卻只有一個月!敖,我能完成嗎?不接,這么好的機會就放棄嗎?”兩種答案在劉運良頭腦中交替出現。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干就完了!”他下定了“干”的決心。時間刻不容緩,劉運良一邊迅速集結人員設備,一邊著手制定施工計劃、施工方案。他還把參建員工全部組織起來,做足“戰前動員”:“這個活,咱既然接了,就無論如何都要把它拿下!”就這樣,劉運良帶著員工們群策群力想辦法,加班加點搶工期,終于在截止日前一天圓滿完成了既定施工任務。
成績背后,有責任也有愧疚
管道人四海為家,他們取得的每一份成績背后,都離不開“管嫂”的默默支持。2005年初,劉運良的愛人懷孕了。他多么也想和別人那樣,陪在愛人身邊,陪她一起散步、給她做最愛吃的飯菜?墒谴丝,蘭州北灘油庫儲罐工程又在召喚他。愛人、項目,何去何從?他選擇了后者。
此次儲罐基礎施工,難度大,工期緊,而且還要與其他兄弟單位“打擂臺”:比技術、比質量、比進度,任務可謂艱巨異常!
辦法總比困難多。到達現場第一時間,他便開始熟悉施工圖紙,并仔細做好技術、施工、資源等各項準備工作。按照土建作業工序,他親自編制了可操作性的施工進度計劃合作業方案;施工過程中,嚴控每一道工序的施工節點,落實資源滿負荷運轉,加強現場人員的管理力度……最終,僅用20天時間,便率先完成4座2000立方米儲罐基礎從基槽開挖、地基處理直至瀝青砂面層的全部施工任務,并順利移交給安裝單位。
第二天,就是業主為參建單位開設慶功宴的時刻,但是,劉運良沒來得及參加,因為距離他愛人的預產期不到10天了……
新的征途,踏平坎坷成大道
工程建設施工中總會遇到不可預見的問題困難。劉運良經常說的一段話就是:“我們做項目管理的,就是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只要用心了,就沒有接解決不了的問題,想做成事,總能找到解決辦法!
在2021年的新項目施工中,建設任務存在戰線長、作業點多、工期緊張、資源調配難、員工土建施工技術薄弱等重重難題。針對這些情況,劉運良一方面通過自己的實際施工經驗,多次進行圖紙講解、技術交底;另一方面不辭辛苦奔波各個場站,親自溝通協調現場問題和技術難點,一千多公里的全程,每個月要跑四五個來回,同事們都開始稱呼他為“拼命三郎”。
工程中,場站裝配式圍墻是一種新的建筑形式,劉運良也是第一次接觸。為了確保安裝順利,他請來了廠家進行指導安裝。按照廠家的常規方法,七八個工人配合一臺吊車安裝一顆柱子需要用40-60分鐘,效率非常低,而且垂直度、順直度、間距等技術指標難以控制。了解到這個情況后,第二天一早,他便親自趕赴施工現場,和廠家技術人員共同研究,通過幾次試驗后,確定了“預先找正、提前找平、卡槽安裝”的施工方案。在這種方案“加持下”,安裝效率由原來的四五十分鐘一根,縮短到了十分鐘一根,極大地提高了安裝效率,節約了客觀的項目成本。廠家技術人員對此更是贊不絕口,并稱要推廣到以后的安裝方案中。
此外,劉運良還在項目樁基成孔、混凝土灌注、熱棒管安裝、承臺施工等技術難題上大顯身手,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為推進項目整體進展,貢獻著自己的專業智慧。
“劉經理就是我們項目上的‘救火員’,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去。技術難題找他、協調問題找他,員工思想問題還找他,就如流傳在項目部的那句話,‘有困難找運良,保準能解決’!表椖课目貑T馮煦秋介紹。
二十多年的管道生涯,劉運良先后參建了澀寧蘭、北灘油庫、蘭州原油商業儲備庫、蘭鄭長、鄯善原油與成品油儲備庫、青海油庫等十余個工程項目,同時也獲得了管道局“質量工作先進個人”、儲庫公司“優秀黨員”“優秀員工”等多個榮譽稱號。他就這樣,以自己的足印、汗水以及一項項優質工程業績,書寫著一名管道人對國家能源通道建設的奉獻與忠誠,更不斷豐滿著自己的土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