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春夏秋冬,總能在茫茫的戈壁灘上看到一群穿著紅色工衣的修井人。說起修井這個行業應該是身為石油人耳熟能詳的,大家歌頌修井人,因為他們的職業更多的是與苦、臟、累打交道,日夜不停歇的腳步只為國家能源保障的運轉生生不息。當然,修井人并不是大老粗,他們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群無私奉獻的人,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們這些不一樣的特點吧。
戈壁灘或者是沙漠之中往往是石油這個黑寶石潛藏的最佳之地,也是遠離城市喧囂的不毛之地,到了晚上,動物都出來覓食,修井人就把肉骨頭等殘羹剩飯回歸自然,喂給饑餓的小動物們,看到狐貍和野狗跑過,修井人也是憐憫有佳,關愛備至,這就是他們的“德”。
修井人雖說大多時間都是體力勞動,但并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他們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之中都靠智慧在不斷創新發展,工作中有很多問題都需要他們去算去想去調整,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一個個制約發展的難題。茶余飯后,殺上一把象棋成了他們在野外最大的樂趣,這就是他們的“智”。
修井人的工作無疑是充滿了艱辛,越干越粗糙的手印證了他們在修井隊所受到的經歷和鍛煉,擁有了一身強健的體魄,相信在日后也一定對他們有莫大的幫助,這就是他們的“體”。
茫茫的戈壁灘環境雖說是比較荒蕪,但卻沒有遮擋,無論是對環境還是天空都一覽無遺,風雨欲來時,夕陽西下時,火燒云來時……各種美景都不會逃過修井人的眼睛,靜靜的欣賞或者拿出手機“咔嚓”幾下成了對美景最好的回復。平日里,修井人也會取各種角度來詮釋井架之美,井場之美,修井人之美等等,當朋友圈刷到關于修井的照片時心里還是覺得修井最美,這就是他們的“美”。
修井人就是勞動最光榮的優秀代表,長年累月,把一口又一口的井修好,保證抽油機運轉不停,一個修井人幾十年如一日,他們的輝煌歷史累加起來就是數不清的日日夜夜和不計其數的起下鉆作業,幾萬米、幾十萬米、幾百萬米……一根油管只有九米多,這就是他們的“勞”。
修井人雖然駐守的是荒涼的環境,但他們的德、智、體、美、勞卻讓他們的人生無限精彩,這不僅是意志力的體現,更是他們對待工作與生活的樂觀態度!